“攀比收礼害处多,搞得亲朋晕坨坨。婚礼从简文明办,高价彩礼不能收……”7月6日晚,走进新晋全国文明村——广西平南县安怀镇新益村白粉塘屯,一曲移风易俗主题的牛歌戏正婉转唱响,乡音里的文明新风随晚风传遍村落。
近日,由平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南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牛歌有戏传文明 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牛歌戏演出陆续上演,让乡土戏台成为传播文明的生动载体,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平南县通过资源整合与实践创新,让乡土艺术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探索出“牛歌戏+实践”双轮驱动模式。以乡音传唱文明新风,推动平南县文明乡风持续提升,打造出“文化宣传载体”“文明教育课堂”和“地域特色品牌”。其中,“牛歌戏曲暖夕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平南县移风易俗工作围绕移风易俗热点,精准发力,针对彩礼攀升问题,创作《移风易俗侬带头》,以“杨妹拒绝高价彩礼、简办婚礼”的剧情,演绎新式婚俗;聚焦孝老爱亲主题,编排《敬老得福》,通过“儿媳幡然悔悟”的故事传递传统家庭伦理。
同时,当地构建“专业院团+民间班社+志愿队伍”三层演出架构,动员100余名党员干部、退休教师加入,培育多元人才扎根乡村舞台,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牛歌戏演出。演员是邻里乡亲,曲调是熟悉乡音,让移风易俗理念逐渐融入村民心中。
平南县注重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将其打造成培育文明新风的重要节点。文艺志愿服务队利用农闲时段,结合濒危剧种下乡、传统节日等主题,将移风易俗剧目纳入常规演出,在圩日、节假日“见缝插针”表演;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牛歌戏视频、推文,通过“线下演出+线上传播”模式,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依托“牛歌戏+文明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平南县推动移风易俗长效机制落实。全县296个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文明乡风写入其中,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建立“专业院团指导、民间班社主演、志愿队伍补充”的演出机制,确保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
如今的平南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渐成共识,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现象减少,平南县国安瑶族乡、安怀镇新益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大新镇大黎村、镇隆镇拥平村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文明新风正持续吹拂这片土地。(陈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