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全育人”示范院系,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传媒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实践育人和服务育人为抓手,通过乡村振兴、双创赛事、志愿服务“三维驱动”,创新育人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育人新生态。
实践育人:深耕乡村沃土 赋能学生成长
学院将专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链条。2020年启动“助脱贫攻坚·绘美丽乡村”墙绘行动,拉开专业赋能乡村建设的序幕;2023年“共护乡村一泓水”项目实现水利科普与电商助农融合,带动村民增收超10万元;2024年升级公益创业模式,孵化的乡村IP设计、非遗直播等项目入选自治区典型案例库。五年来,学院累计派出十余支团队服务基层,17名师生获市级以上表彰;形成“文旅调研+儿童教育”“公益创业+非遗传承”等特色模式。
与此同时,双创教育实现量质齐升,参赛项目从2020年的49个激增至2024年的493个。学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彰显了“以赛促学”的育人成效。
服务育人:联动多元主体 打造特色品牌
学院创新服务育人机制,与政企社多方联动,构建“国际赛会-社区服务-校园文明”品牌矩阵。组织学生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国际活动50余场,派出志愿者2000人次;2021年扎根相思湖社区开展“两进两出”敬老扶幼活动100余场;2024年推出“自然公益课堂”“翻书悦领”读书计划,吸引5000人次参与。
在产教融合方面,学院建成了广西乡村振兴助农服农信息服务平台,完成了全市13个县区共3921个益农信息社的建设,实现南宁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育人成效:从“受助”到“反哺”的价值升华
学院注重发展型资助育人,五年来,累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52人次,2024年认定635人创历史新高;发放资助资金超2500万元,专项帮扶孤儿、残疾等特殊群体35人,为2名听障学生免费定制助听器,实现困难学生100%资助率,其中,2023年受助学生卓佳萱撰写的《郭云疆:不忘初心献余热》入围教育部“读懂中国”优秀作品,实现从经济帮扶到能力提升的跨越。学院还创新开展“我为桂品代言”电商主播大赛,组织200余名受助学生返乡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15天,服务群众超千人次。
传媒学院通过实践与服务双轮驱动,将育人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社区赛场,形成了“专业赋能社会、实践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为职业本科院校落实“三全育人”提供了鲜活样本。(黄晓晶)